当前位置:肿瘤瞭望>资讯>快讯>正文

[2017新基血液论坛]大咖圆桌会:深入了解多发性骨髓瘤

作者:肿瘤瞭望   日期:2017/6/2 10:13:31  浏览量:23872

肿瘤瞭望版权所有,谢绝任何形式转载,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。

2017年5月21日,新基血液论坛在美丽的杭州西子湖畔隆重召开,论坛云集了国内血液领域的众多专家大腕,学术内容精彩纷呈。会议期间,《肿瘤瞭望》特别邀请到上海长征医院杜鹃教授、江苏省人民医院陈丽娟教授、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傅琤琤教授以及上海瑞金医院糜坚青教授,对“深入了解多发性骨髓瘤”这一话题进行探讨和交流。

 肿瘤瞭望:
 
2017年5月21日,新基血液论坛在美丽的杭州西子湖畔隆重召开,论坛云集了国内血液领域的众多专家大腕,学术内容精彩纷呈。会议期间,《肿瘤瞭望》特别邀请到上海长征医院杜鹃教授、江苏省人民医院陈丽娟教授、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傅琤琤教授以及上海瑞金医院糜坚青教授,对“深入了解多发性骨髓瘤”这一话题进行探讨和交流。
 
 
(左起:杜鹃教授、糜坚青教授、傅琤琤教授、陈丽娟教授)
 
多发性骨髓瘤克隆演变
 
杜鹃教授:随着多发性骨髓瘤(MM)诊断、检测技术的发展以及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,我们对MM克隆演变的理解也愈发透彻。整体而言,克隆演变的复杂性及异质性为MM治疗带来了极大的难度,可以从两个层面去理解:
 
(1)MM的发生发展过程;
 
(2)MM治疗前后的克隆演变状态变化。
 
虽然克隆演变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,但总体上主要有三大模式:第一是克隆演变的种类始终未发生变化,即从起病到疾病任何阶段,克隆演变的类型和数量未发生变化(克隆比例可能发生变化);第二是线性克隆,即起病时仅存在一个克隆类型,但疾病进展过程中出现了新的克隆类型,呈线性发展的模式;第三是分支克隆,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或治疗前后,某些克隆类型逐渐丢失,取而代之为新的克隆类型。
 
MM克隆演变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
 
杜鹃教授:在临床上,克隆演变最主要的检测手段是荧光原位杂交技术(FISH),此外还有全基因组测序、外显子测序、流式细胞术等。了解克隆演变的意义在将其作为一种生物标志物指导MM预后评估,并通过干预MM克隆演变帮助临床治疗。
 
2015年,国际骨髓瘤工作组(IMWG)将MM的预后分期系统从原来的ISS分期调整为R-ISS,其中最主要的变化在于纳入了细胞遗传学,例如FISH结果为高危的t(4,14)、Del(17p)或t(14,16)等,这种分期系统具有更好的预后评估价值。
 
2015年英国一项纳入463例MM患者的研究利用MM不同克隆演变模式和克隆类型,发现了许多有意义的突变基因,从而提出了ISS-MUT分层系统。ISS-MUT中不同危险分层的MM患者预后不同。虽然目前这一分层系统尚未被广泛应用,但克隆演变所引起的基因突变将有可能纳入到MM分层系统中去。
 
多发性骨髓瘤免疫调节剂的作用机制
 
杜鹃教授:从最初的沙利度胺,到现在的来那度胺以及最近的泊马度胺,免疫调节剂(IMiDs)在MM的治疗中起到了提高疗效、改善患者生存的作用。相对于沙利度胺而言,第二代IMiDs来那度胺具有更强、更全面的抗骨髓瘤作用,且副作用更小,其作用机制具有双向的调节作用,一方面可以对抗骨髓瘤,另一方面可以进行免疫调节。
 
来那度胺的作用机制具体有几个方面:第一,能够影响体内免疫细胞、炎性介质的功能。在其发挥抗骨髓瘤作用的同时促进T细胞的活化、NK细胞的增殖等,进而起到免疫调节的作用。第二,来那度胺能抑制白介素6(IL-6)等细胞因子的释放,进而抑制骨髓瘤细胞生长,发挥抗骨髓瘤作用。此外,来那度胺还可以影响MM的细胞周期、细胞凋亡和血管新生。
 
从2010年开始,IMiDs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,发现了特异性作用靶点CRBN。有研究发现IMiDs可与CRBN特异性结合,并影响其下游的转录因子,尤其引发是IKZF家族(锌指蛋白家族)中的IKZF1和IKZF3降解,使MM细胞受到抑制、发挥治疗骨髓瘤的作用。总体而言,IMiDs对MM的多重调节作用使其成为较为理想的治疗药物。
 
糜坚青教授:目前有研究表明,当来那度胺与抗CD38单抗联用时,能通过加强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(ADCC)使MM细胞快速凋亡。
 
多发性骨髓瘤危险分层及治疗
 
陈丽娟教授:MM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疾病,因此危险分层在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国际骨髓瘤工作组(IMWG)的MM危险分层主要基于ISS分期和细胞遗传学检测(FISH)。低危组:ISS Ⅰ/Ⅱ期;无t(4;14)、TP53缺缺失和1q21扩增;年龄<55岁。高危组:ISS Ⅱ/Ⅲ期和t(4;14)或TP53缺失。标危组则为其它。
 
梅奥诊所的mSMART危险分层采用FISH、浆细胞指数和GEP将初发MM患者分成三组:标危(SR)、中危(IR)和 高危(HR)。标危组:三倍体、t(11;14)和t(6;14)。中危组:t(4;14)以及1q扩增。高危组:del 17p、t(14;20)、t(14;16)和GEP确定的高危基因。
 
在MM的分层治疗中,目前主要从适合移植和不适合移植两个方面开展。2016年梅奥诊所指南根据mSMART进行分层治疗,包括:
 
(1)适合移植的MM患者:无论中、标危还是高危,均推荐免疫调节剂与蛋白酶体抑制剂联合应用,后续再进行移植治疗和维持治疗;对于高危患者,二次移植也显示出独特的重要性;高危患者的巩固和维持治疗也需要进行强化。
 
(2)不适合移植的MM患者:中、低危或老年患者推荐应用来那度胺+小剂量地塞米松(Rd)方案;高危患者仍主张在Rd方案基础上加用蛋白酶体抑制剂或其它新药等。
 
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评估标准变化及MRD监测
 
傅琤琤教授:MM疗效评估标准一直在变化,这与治疗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关系。大体变化趋势如下:
 
(1)第一个疗效评估标准主要是以M蛋白下降>50%为主。当时MM的主要治疗为MPT方案,完全缓解率仅有5%,因此单纯的M蛋白标准与治疗水平基本相符。
 
(2)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发展起来后,MM的疗效不断提高,从而将完全缓解(CR)纳入疗效评估标准之中。
 
(3)现有的评价标准主要是国际骨髓瘤工作组(IMWG)的不断更新和完善。如增加sCR,将一部分疗效较好的患者从原有PR中区分开来并提出VGPR,引入免疫学CR以及分子学CR等等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些标准变化主要是建立在两大基石类药物(蛋白酶体抑制剂和免疫调节剂)之上。
 
(4)随着单克隆抗体和其它免疫治疗的加入,MM治疗水平进一步提高。2016年,IMWG提出的疗效评估标准中纳入了微小残留病灶(MRD)。
 
MRD的监测主要依赖多色流式细胞术、新一代测序技术以及PET/CT或MRI等影像学手段。总结起来,MM的疗效评估标准不断改进,包括MRD监测的提出,都反映了治疗水平的提高。也许未来MM患者能有机会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治愈。
 
复发/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优化治疗
 
糜坚青教授:MM的治疗始于从上世纪60年代的MP方案。随着来那度胺、硼替佐米以及单克隆抗体等新药的问世,MM治疗迎来了重大突破,患者生存期得到明显的延长,低危患者的生存时间甚至可达8~10年之久。
 
然而,复发和难治现象仍不能避免,复发/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(RRMM)是我们面临的主要挑战,此类患者预后不佳。因此对RRMM进行优化治疗是极为必要的。
 
2017年4月份J Clin Oncol 杂志上发表的一项有关RRMM治疗的荟萃分析(共纳入17项临床研究,涉及18种治疗方案)提示:如果采取两药联合治疗,来那度胺+小剂量地塞米松(Rd)方案的效果很好;如果采用三药联合治疗,抗CD38单抗(Daratumumab)+来那度胺+地塞米松(DRd)方案的疗效最佳。
 
2016年梅奥诊所以及今年欧洲的MM诊治指南中提出:1. 当MM出现复发后,后续治疗应当换成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,例如采用硼替佐米+地塞米松方案后出现复发,则后续治疗应当换成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来那度胺+地塞米松方案。2. 如果MM复发时未进行维持治疗,则推荐采用来那度胺+地塞米松+其它药物作为治疗方案,其疗效优于其它方案。
 
从进展来看,免疫治疗将在RRMM治疗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,免疫调节剂+化疗+其它的免疫治疗(如单克隆抗体、PD-1/PD-L1抑制剂以及CAR-T等)是MM治疗的主要发展方向。
 
专家简介
 
 
糜坚青  教授
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临床中心主任,博士生导师
目前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评议专家,中华医学生物免疫学会血液分会副主任委员,上海市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,上海抗癌协会理事,卫生部临床途径技术审核专家委员会专家。
先后承担国家教育部人才归国启动基金,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,国家973计划(课题负责人)、卫生部行业科研专项及上海市教委重点项目,上海市科委政府间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等。并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、国家863计划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。
近年在国际著名杂志上共参与发表论文近30篇,总IF超过230分,其中以第一或通信作者发表论著10篇,IF超过70分,获得国家专利三项。
2015年被评为上海领军人才,2016年获得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的荣誉称号。
 
 
杜鹃  教授
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。
德国乌尔姆大学医学、东南大学理学博士学位。
先后在血液系统领军杂志Blood,Haematologica等杂志发表多篇文章,主持多个基金项目。
2012年、2016年作为中国唯一两次获此殊荣的研究人员,获得国际骨髓瘤基金会(IMF)研究基金。
国际和亚洲骨髓瘤工作组成员。
中国医师协会血液学分会多发性骨髓瘤专业委员会委员。
上海医学会血液学分会青年委员。
 
 
陈丽娟  教授
主任医师,医学博士
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、江苏省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,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。
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工作组委员。中华医学会多发性骨髓瘤工作组成员。
具有20年的血液病临床、教学和科研工作经验。对血液科常见病及疑难病(贫血,急慢性白血病,恶性淋巴瘤,出血性疾病等)的诊断、治疗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具有较丰富的经验,擅长多发性骨髓瘤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、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、淋巴瘤等淋巴增殖性疾病诊治。
 
 
傅琤琤  教授
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,多发性骨髓瘤亚专科负责人
苏州大学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。
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和江苏省卫生厅135科教兴卫医学重点人才
发表文章60多篇,参编专著4部,先后获得省、市科技进步奖,新技术引进奖和其他奖励。
中国医师协会血液分会骨髓瘤专家委员会委员,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分会青年委员,江苏省医学会血液分会骨髓瘤组副组长,江苏省抗癌协会血液肿瘤分会骨髓瘤组副组长。

版面编辑:尹丽萌  责任编辑:张彩琴

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


骨髓瘤

分享到: 更多